新聞動態
聯系我們
南寧市微睿創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15657905749 林經理 聯系地址: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興賢村上鄧坡九隊 聯系地址: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
因時而進的近零能耗建筑
時間:2020-07-16 11:55 | 瀏覽量:356
2019年9月1日《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首部引領性建筑節能國家標準,《標準》將“近零能耗建筑”這一概念置于聚光燈下,引起業內廣泛討論。
“建筑物邁向‘更舒適、更節能、更高質量、更好環境’是大勢所趨?!薄稑藴省分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建筑節能工作減緩了我國建筑能耗隨城鎮建設發展而持續高速增長的趨勢,并提高了人們居住、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質量?!?br /> “零能”不是“零能耗”
能效指標是判別建筑是否達到近零能耗建筑標準的約束性指標?!稑藴省分赋觥敖隳芎慕ㄖ钡慕ㄖ芎乃綉^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行業標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降低60%~70%。
“建筑節能工作經歷了30年的發展,現階段建筑節能65%的設計標準已經全面普及?!毙靷ケ硎?。從1986年至2016年,我國建筑節能經歷了“三步走”,即建筑節能比例逐漸達到30%、50%、65%。目前,65%的節能目標已基本普及,部分省市已經全面實行建筑節能75%的標準?!霸诮ㄖ~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基本技術路徑是一致的,即通過建筑被動式設計、主動式高性能能源系統及可再生能源系統應用,最大幅度減少化石能源消耗?!?br /> 徐偉坦言,建筑能耗的60%甚至70%是由采暖、空調而耗費的。因此,可以采取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和非化石能源減少甚至取消因采暖、空調而耗費的能源。在此基礎上,再配以節能設計、節能工藝、科學運行管理,從而實現建筑節能的近零能耗。他強調,“零能”不是“零能耗”,因為“‘近零能耗建筑’不是不產生能耗,而是它產生的能源和消耗可以平衡掉”。徐偉表示,“近零能耗建筑”可以通過被動式建筑設計和技術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調、照明需求,通過主動技術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設備與系統效率,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周邊、外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
多省繪制產業藍圖
位于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半壁店村的“零舍”是一座近零能耗建筑。在“零舍”1米厚的墻內,不僅有兩層普通墻,還有兩層保溫層,這猶如是給房子加上了一層棉被。房頂之上還覆蓋著灰黑色的瓦片?!斑@種瓦的名字叫做漢瓦,它和陽光房頂棚一起發出的電能,能夠滿足屋子里所有電器設備所用的電能?!惫ぷ魅藛T表示,“400平方米的房子,全年都不用交一分錢電費,還冬暖夏涼?!?br /> 像“零舍”這樣的近零能耗建筑在全國并不是個例。此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設示范,到2020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1000萬平方米以上。隨后,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和吉林等省市推廣的政策和技術標準陸續出臺,在財政補貼、非計容面積獎勵、備案價上浮和綠色信貸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優惠,黑龍江、上海、天津等省市也先后出臺了相關技術標準。截至2019年12月,7個省及自治區、13個城市共出臺28項超低能耗建筑激勵政策。
“我國近零能耗建筑已從試點成功向示范過渡,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毙靷ケ硎?,已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集中在以供暖需求為主的地區,分布在逐漸擴散。而在積極推進近零能耗建筑的過程中也需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畏難情緒,二是過于冒進,這需要科學穩妥地分步推進?!?br /> 未來已來
毋庸置疑,高性能節能建筑的時代已經到來。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必將成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和實現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近零能耗建筑的成本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要多600~1000元,但是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成本必然會下降?!痹谛靷タ磥?,“任何一個技術替代前一個傳統技術,價格總是從高到低的,就像手機從2G發展到當前的5G一樣?!毙靷ケ硎?,作為一個集成系統工程,發展節能建筑需要大幅度提升節能產品和設備的性能,進行產業的升級換代,要支持節能門窗、保溫材料、新風熱回收等關鍵部品和設備的發展。他坦言,近零能耗建筑在施工工藝上與傳統建筑有很大不同,部分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設計值與實際運行監測值之間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國近零能耗建筑的施工過程依然存在著缺少合格的施工人員、質量控制不到位,無熱橋、高氣密性和保溫隔熱施工工藝不達標等問題。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起步雖晚,目前發展也并不普遍,但是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最活躍的地區?!毙靷プ院赖乇硎?,“我們相信,中國有條件迎頭趕上,與國際先行者并跑,甚至是實現領跑?!?br />
“建筑物邁向‘更舒適、更節能、更高質量、更好環境’是大勢所趨?!薄稑藴省分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院長徐偉表示,“建筑節能工作減緩了我國建筑能耗隨城鎮建設發展而持續高速增長的趨勢,并提高了人們居住、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質量?!?br /> “零能”不是“零能耗”
能效指標是判別建筑是否達到近零能耗建筑標準的約束性指標?!稑藴省分赋觥敖隳芎慕ㄖ钡慕ㄖ芎乃綉^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行業標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降低60%~70%。
“建筑節能工作經歷了30年的發展,現階段建筑節能65%的設計標準已經全面普及?!毙靷ケ硎?。從1986年至2016年,我國建筑節能經歷了“三步走”,即建筑節能比例逐漸達到30%、50%、65%。目前,65%的節能目標已基本普及,部分省市已經全面實行建筑節能75%的標準?!霸诮ㄖ~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基本技術路徑是一致的,即通過建筑被動式設計、主動式高性能能源系統及可再生能源系統應用,最大幅度減少化石能源消耗?!?br /> 徐偉坦言,建筑能耗的60%甚至70%是由采暖、空調而耗費的。因此,可以采取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和非化石能源減少甚至取消因采暖、空調而耗費的能源。在此基礎上,再配以節能設計、節能工藝、科學運行管理,從而實現建筑節能的近零能耗。他強調,“零能”不是“零能耗”,因為“‘近零能耗建筑’不是不產生能耗,而是它產生的能源和消耗可以平衡掉”。徐偉表示,“近零能耗建筑”可以通過被動式建筑設計和技術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調、照明需求,通過主動技術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設備與系統效率,充分利用建筑本體、周邊、外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使可再生能源全年供能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用能。
多省繪制產業藍圖
位于北京市大興區魏善莊鎮半壁店村的“零舍”是一座近零能耗建筑。在“零舍”1米厚的墻內,不僅有兩層普通墻,還有兩層保溫層,這猶如是給房子加上了一層棉被。房頂之上還覆蓋著灰黑色的瓦片?!斑@種瓦的名字叫做漢瓦,它和陽光房頂棚一起發出的電能,能夠滿足屋子里所有電器設備所用的電能?!惫ぷ魅藛T表示,“400平方米的房子,全年都不用交一分錢電費,還冬暖夏涼?!?br /> 像“零舍”這樣的近零能耗建筑在全國并不是個例。此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積極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建設示范,到2020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1000萬平方米以上。隨后,山東、河北、河南、北京和吉林等省市推廣的政策和技術標準陸續出臺,在財政補貼、非計容面積獎勵、備案價上浮和綠色信貸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優惠,黑龍江、上海、天津等省市也先后出臺了相關技術標準。截至2019年12月,7個省及自治區、13個城市共出臺28項超低能耗建筑激勵政策。
“我國近零能耗建筑已從試點成功向示范過渡,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毙靷ケ硎?,已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主要集中在以供暖需求為主的地區,分布在逐漸擴散。而在積極推進近零能耗建筑的過程中也需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畏難情緒,二是過于冒進,這需要科學穩妥地分步推進?!?br /> 未來已來
毋庸置疑,高性能節能建筑的時代已經到來。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必將成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和實現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近零能耗建筑的成本每平方米比普通住宅要多600~1000元,但是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成本必然會下降?!痹谛靷タ磥?,“任何一個技術替代前一個傳統技術,價格總是從高到低的,就像手機從2G發展到當前的5G一樣?!毙靷ケ硎?,作為一個集成系統工程,發展節能建筑需要大幅度提升節能產品和設備的性能,進行產業的升級換代,要支持節能門窗、保溫材料、新風熱回收等關鍵部品和設備的發展。他坦言,近零能耗建筑在施工工藝上與傳統建筑有很大不同,部分近零能耗建筑的能耗設計值與實際運行監測值之間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國近零能耗建筑的施工過程依然存在著缺少合格的施工人員、質量控制不到位,無熱橋、高氣密性和保溫隔熱施工工藝不達標等問題。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起步雖晚,目前發展也并不普遍,但是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近零能耗建筑發展最活躍的地區?!毙靷プ院赖乇硎?,“我們相信,中國有條件迎頭趕上,與國際先行者并跑,甚至是實現領跑?!?br />